A.相惡
B.相畏
C.相殺
D.相反
2. 具有透疹作用的藥組是:
A.薄荷、葛根、升麻
B.蟬蛻、金銀花、菊花
C.荊芥、連翹、升麻
D.桑葉、薄荷、菊花
3. 下列各項,不屬于清熱藥適應范圍的是:
A.陰盛格陽證
B.濕熱內蘊證
C.血分實熱證
D.氣分實熱證
4. 治療脾虛便溏尤應慎用的藥物是:
A.蘆根
B.石膏
C.知母
D.淡竹葉
5. 下列各項,不屬于梔子主治病證:
A.骨蒸潮熱
B.血淋澀痛
C.血熱吐衄
D.火毒瘡瘍
6. 補中益氣湯中用量最大的藥物是:
A.人參
B.升麻
C.甘草
D.黃芪
E.白術
1.【參考答案】A。思路點撥:此題考查的是中藥的配伍。需要考生能夠區分幾個配伍關系。
中公解析:要做對這個題,需要大家頭腦很清晰的能區分開選項中4個配伍關系。其次要知道人參和萊菔子的關系。相惡是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相畏是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相殺是一種藥物能夠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相反是兩種藥物同用能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而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因此此題選相惡。
2.【參考答案】A。思路點撥:此題考查的是藥物的功效。要做對此題需要考生在平時學習的時候把解表藥中一些具有透疹作用的藥物總結在一起。屬于記憶性題。
中公解析:薄荷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葛根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升麻解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三者都有透疹的作用。B項中金銀花和菊花沒有透疹的作用。C項中連翹中沒有透疹的作用。D項中桑葉、菊花沒有透疹的作用。所以本題選A。
3.【參考答案】A。思路點撥:此題考查的是藥物的歸類,需要大家知道清熱藥都有哪些分類。
中公解析:清熱藥有清濕熱的、清實熱、清虛熱。陰盛格陽證實體內陰寒過盛,格拒陽氣于外的真寒假熱證,本質是真寒證,不屬于清熱藥適應范圍。所以,本題選A。
4.【參考答案】C。思路點撥:此題考查的是知母的功效。這個題很多同學容易錯選B,認為石膏大寒,脾虛慎用。
中公解析:此題其實考查知母的功效,本品性寒質潤,有滑腸作用,所以脾虛便溏尤為慎用。石膏脾胃虛寒及陰虛內熱者忌用。蘆根脾胃虛寒者忌用。所以,本題選C。
5.【參考答案】A。思路點撥:此題考查的是藥物的主治。考查藥物的主治其實本質還是考查的是功效。
中公解析:梔子功效是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沒有清虛熱的作用。主治為可治療熱病心煩,溫熱黃疸,血淋澀痛,血熱吐血,目赤腫痛,火毒瘡瘍。所以,本題選A。
6.【參考答案】D。思路點撥:此題考查的是配伍特點及用量多少。首先明確補中益氣的藥物組成具體有哪些,排除不符合的選項,再具體區分每種藥物。
中公解析:補中益氣的藥物組成具體有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術,選項中沒有混淆進去不是補中益氣的藥物。補中益氣湯,功效為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故方中重用黃芪為君,其性甘溫,入脾、肺經,而補中氣,固表氣,且升陽舉陷,用量18g,為本方用量最大的藥物,所以D對。臣以人參,大補元氣,用量6g,A不對;炙甘草補脾和中,用量9g,C不對。黃芪補表氣,人參補里氣,炙草補中氣,可大補一身之氣。李杲稱此三味為“除濕熱、煩熱之圣藥也”。佐以白術補氣健脾,助脾運化,以資氣血生化之源,用量9g,E不對。其氣既虛,營血易虧,故佐用當歸以補養營血,且“血為氣之宅”,可使所補之氣有所依附;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更加少量升麻、柴胡各6g,升陽舉陷,助益氣之品升提下陷之中氣,B不對。所以,本題選黃芪。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